来自中国的东方少年杂志社与媒体,以及扶轮社成员等,专程前来林明华校,视查共享书箱计划进度。左起为彭观胜、颜丽婷、周国良、郭伟俊、王恒涛及邱多福等。
全马首个“社区共享书箱”在林明成立后,逾月来反应鼓舞,贯彻共享理念,掀起热烈阅读风气。
来自中国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方少年杂志社、乐利来国际科贸及城中扶轮社等领袖,昨日专程到来林明华校交流,主要视察“社区共享书箱”进度,以及探讨推广到全马各地的可行性。
拿一本还一本
社区共享书箱联办单位为吉隆坡城中扶轮社、英迪拉马哥达扶轮社及林明华校,活动协助单位为绘本雨林协会。
“拿一本、还一本”的社区共享书箱计划旨在鼓励社区阅读风气、提供社区居民、学生及游客等借阅书本机会,以及建立地区共享书箱地图等。
第一个共享书箱设在林明华校外,鼓励校园阅读风气。
林明华校校长颜丽婷: 打造林明成书香社区
目前林明共有6个书箱,分布在林明华校、T-BOX民宿、横港及林明街道等。
设在林明街道的书箱,在等着关丹市议会的批准。
书箱设立地点是依据人口结构分析,而这逾月来,书本有流动,反应不俗。
初步阶段,每个书箱置放20本书籍,主要以绘本及桥梁书为主,每本书都有盖印及编号标签。
在3个月后,校方会深入作分析、以及探讨共享书箱带来的效应成果等。
每个小书箱耐暴晒雨淋,而高度是小童可触及,同时也可防水患殃及。
共享书箱的成立,是为了把林明这个社区打造书香社区。
一个小小的书箱在林明发芽了,它装的是知识,分享的是信任、善意和美好。希望这颗阅读的种子,能够散播的林明的每一个角落,让林明镇成为一个阅读小镇。
每一个书箱,装的是知识,分享的是信任、善意和美好。
吉隆坡城中扶轮社社长郭伟俊: 输送中国软势力过来
希望明年这6个书箱能诞生出更多的书箱,让林明遍地书箱,让林明笼罩书的芬香。
书箱计划除了鼓励孩子们阅读,同时希望这股风气能够蔓延到其他地区,尤其是迫切需要书籍的乡村地区。
我们希望各地的书虫及社团也能动起来,在各地设立书箱。同时也希望东方少年出版社能借用其在中国的影响力,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绘本及桥梁书,把中国的软势力通过一带一路输送过来,让这里的孩子能够学习到中华文化、让乡村的孩子能大量阅读,通过阅读改变自己及社会的命运。
书箱计划酝酿超过一年,绘本雨林协会提及这个概念,他们希望能为绘本故事趴趴走计划增加新元素,让一个动态的活动配上静态的书箱,把欧美流行的美好阅读文化,在马来西亚树立起来。
林明则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华文书箱设立的社区。
林明华校家协主席周国良: 营造全民读书风气
开展社区阅读活动就要通过各方面带头,全民参与,凝聚村民的智慧和力量,为社区掀起新一轮读书热潮,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,共同创建一个书香社会。
热忱期待浓郁的书香能够充盈林明小镇的每一个角落,使它成为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线。
绘本书有盖印及编号标签,方便追踪辨认。
东方少年杂志社代表(代读社长王庆杰讲稿)王恒涛: 盼小朋友认真阅读
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,是不说话的老师。
通过阅读可以开拓视野,希望小朋友熊梦认真阅读书籍,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,为实现理想而努力。
杂志社刊物有三个版本,有适合0至18岁的少年儿童阅读。
其中学龄前孩子可以阅读《布老虎》画刊,高年级孩子可以阅读《阅读与作文》版和《快乐文学》版这两本杂志。
希望马来西亚的同学们能喜欢《东方少年》杂志,通过阅读感受优秀的中华文化。
学生黄微颖: 平均每两天换一本书
共享书箱落实逾月以来,平均每两天换一本书。
可以拿回家慢慢读,然后与朋友分享好书。
此计划可以提高学子们的阅读兴趣。
学生李义祥: 已阅读超过20本书
这一个月以来,通过共享书箱计划,已阅读了超过20多本书。
绘本书及桥梁书很有趣,很享受阅读的过程,也会与朋友分享读后感,鼓励社区阅读风气。
同时,也协助加强讲故事技巧。